每逢國曆三、六、九、十三…是北港牛墟營業的日子,天剛露白即可見成批的攤販湧進位於新北港大橋西側的大空地,擺好物品開始叫賣啦。由於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結構,耕作莊稼除了人力,主要以牛耕為主軸,牛隻成為當時不可缺少的東西,凡是家裡有牛者都算經濟狀況過得去,沒牛者則用租借方式以利耕作,牛主人與租借者有時是交換各式各樣物資,或談妥雙方可接受條件,也因此逐漸衍生出一種定期交易的市場,以牛隻買賣為主體的交易市場,這也是「牛墟」的由來。嘉南平原是台灣的穀倉,當時北港、善化等地牛隻買賣頻繁,自然而然成為規模與數量最大的牛墟所在,周邊更發展出農產品、農具、種子、牛藥,甚至有專為牛群會診的牛販需求產生,可說是場熱鬧非凡的嘉年華。直至民國五六十年代,農業機械化、代耕興起、工商業蓬勃發展等因素影響下,牛群需求量銳減,現今的牛墟市集早已不見牛隻交易狀況,反倒是發展成另類的「農村型態夜市」,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瞧瞧吧。
p.s.逛市集前先了解一下北港牛墟的興衰,請按我:參考資料1、參考資料2。
[口吐泡泡,拍照時噴的我一身濕地活潑魚群]
這天,4/3星期六,是妹妹大學申請面試的重要時刻,恰巧也是北港牛墟開市的日子,拋下原本預定要賞紫斑蝶的計劃(誰知假期的後兩天都要掃墓,今年賞蝶不成呀),一早出門就為了等待妹妹第一階段筆試後要前往的北港牛墟行程。可惜,等我們來到牛墟時已經是十一點多,熱鬧的市集接近尾聲,攤販正收拾著,架上物品所剩不多,爸媽腳步更是飛快,匆忙間按下快門,照片蓼蓼無幾,就讓我用文字補強所見之事囉。
北港牛墟幅員遼闊,一路從西側橋墩內延伸至天橋另一端,緩慢步行走上個一小時不成問題,市集入口處有農具、各樣網子販售外,還有飼養的小雞小鴨供顧客買回家繁殖或自行養大殺來吃,更有典型農村生活才看得見地「菜籽」,通常鄉下地方幅員較廣,家家或大或小有塊菜圃,婆婆媽媽便會去市場買些「菜籽」回家播種,不灑農藥純自用,長成後即成餐桌上菜餚,吃得安心也添健康營養,讓人懷念的童年記憶。再往前走個幾步路,活跳跳新鮮現殺的魚攤販駐立兩旁,其中還交錯著蔬果、古早味冰淇淋行動車、青蛙肉販賣等…,最讓我驚嚇的是小時候在夜市常見的“吃蛇肉喝蛇血”消失很久的攤販蹤跡竟在此遇見,地上大剌剌的擺著裝幾尾蛇的籠子,匆匆瞧了幾眼,雞皮疙瘩爬滿身,怕蛇的我只敢撇過頭去加緊腳步遠離,更別提有勇氣拍照記錄並仔細研究啦。
[剛炸好起鍋的油蔥酥。拍太久,老闆娘還喬角度讓我拍…說這樣拍起來比較好看,哈]
[殼端有一圈紫色,很美,老闆說這是野生的海蛤才有]
[老爸戰利品-芝麻酥&花生酥兩包。但我覺得很硬不好吃耶…]
由於來得晚,老爸說我錯過了精彩的魚叫賣,這些現賣現殺的攤販通常集中在靠近水溝旁非市集主要行走道路上,整車魚獲是店家直接從養殖場載運過來,依顧客喊價和現場氛圍成交,之前老媽就曾在這裡以50元超超超優惠的價格帶回二十幾隻的魚產。可惜啦,下回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早點來見識見識。
[就是這肚子胖胖裝滿魚卵的魚兒,曾讓老媽花五十元就帶回一大堆]
後記>
尚未生病前,爺爺總愛騎著他的老爺車從家中風塵僕僕騎個一小時多來到北港牛墟逛逛,或多或少都會買點伴手禮回家,絕大部份則是將他常喝的茶葉補齊。這次的造訪來得有些倉促,來不及細細端詳這市集,下回吧,我會早點來,早點記錄這曾經有爺爺留下的足跡。。。
爺~天上好玩嗎?
相關報導:Qmi&Guaiso garden-雲林北港牛墟市集
留言列表